近年来,枣巷镇着眼“四个突出”,深入贯彻落实“凤进青年”人才强镇行动,吸引了一大批人才选择、扎根、建功枣巷,为枣巷镇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突出党管人才。压实“一把手”责任,牢固树立“人才强镇”思想,健全人才工作体系。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的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人才工作,落实“凤进青年”政策。按照《凤阳县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试行)》完善“筑巢引凤”行动,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事关枣巷镇长远发展的“头号工程”。围绕“人才引进、振兴凤阳”主旋律,推出“一系列”举措,制定人才强镇专项行动计划。落实人才引进任务清单、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以人才引擎驱动镇域高质量发展。
突出靶向引才。聚焦乡村振兴需求引才,做好“土特产”文章。自2021年6月以来,安徽科技学院基础生物实验中心主任崔峰便扎根在凤阳县枣巷镇黄咀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全方位助推乡村科技人才培育。黄咀村鲜食玉米的种植生产由安徽科技学院余海兵教授所带领的“创新玉米”研发团队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涵盖良种培育、田间管理、采摘运输各个环节。2023年鲜食玉米的产量达30万穗,累计创收60万元,以订单种植形式带动枣巷镇农户种植玉米130亩,带动大庙镇种植玉米300亩,以科技人才为支撑,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探索出乡镇合作框架下的联农带农机制。
突出分类育才。打造“六强学堂”,育强党政人才。紧扣“强党建、强目标、强作风、强能力、强环境、强底线”目标,围绕经济发展、研发创新、安全生产等开展实务培训。制定“假期干部”选培计划,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建立“乡贤馆”为农村发展党员做好人才储备。截至目前,已充实进村“两委”班子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10余人。开展专题培训,激活乡村农业人才。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与安徽科技学院达成合作,组织开展人才培训。邀请安徽科技学院教授组织召开玉米、水稻、小麦、大豆、螃蟹、龙虾等种养培训班9次,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为乡村创业人才提供全周期指导。通过外引内育,培养乡村发展“领头雁”,让更多“新农人”化身乡村振兴“兴农人”,为枣巷镇发展汇聚人才活水,
突出服务留才。开展聚才活动,聚焦人才重点关注的教育、医疗、安居等需求,优化完善配套服务措施,逐步提升人才发展待遇和生活质量,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让人才成长与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全面贯彻落实凤阳县“凤进青年”计划,积极组织乡贤代表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家乡发展必有我”座谈会、人才联谊会。关心“凤进青年”事业发展,为他们提供平台、开拓乡村工作思路。同时通过构建合理的职级晋升机制,及时将政治素质好、工作实绩优、群众评价高的后备干部优先选入村“两委”班子,符合从优秀村“两委”干部选拔乡镇公务员报考条件的,优先推荐报考,在全镇营造重才爱才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