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凤阳先锋网 > 先锋动态

凤阳县:构筑全域党员教育“红色矩阵”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阅读次数: 作者:丁伟国 信息来源:凤阳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 2022-05-24 11:01
[ 字体: ]

近年来,凤阳县统筹全县党性教育资源,以建党百年为主线,围绕抗日战争、知青文化、治淮防汛、农村改革、乡村振兴5大主题,着力建设全域党性教育基地,构筑党性教育“红色矩阵”,实现“一镇一馆”“一馆一品”,推动党性教育走深走实,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旧址+新貌”延续记忆

好红色地图

深入挖掘本土红色“底蕴”,将乡村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党性教育特色优势,加大“红色基因”与民风民俗文化融合力度,致力于打造集“基地参观、理论教育、文化体验、交流研讨、实践体悟”五位一体的党性教育“红色殿堂”。充分发挥皖东地区建立的最早的党组织中共凤城临时小组、凤阳山淮南抗日根据地、小北山烈士墓等20余处小型革命旧址散布在各地的“星星之火”燎原作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与农村、与群众相融合,在旧址原貌上就地建设而成,“原地复活”革命旧址,打造“家门口”党性教育基地,实现红色教育资源利用和群众参与最大化“一箭双雕”。同时,持续性开展“红色记忆延续抢修”工程,根据老党员、大包干带头人、离退休老干部讲述的先进典型事迹续写新故事、完善新内容、打造新主题30余个,做到一抓到底、常抓常新。

“传统+现代”相辅相成

提高教育实效

立足本土红色资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因地制宜用好不同主题党性教育基地。在抗日战争主题馆中,挖掘“梅门三烈士”、凤阳首任县委书记、革命烈士赵连轩等红色资源,邀请辖区抗战老兵、党校老师和各类先进模范等为镇村党员授课80余次,受众1800多人次。在知青文化主题馆中,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指导蓝本,保护性复原知青宿舍、知青食堂等设施5所,开办“知青说”“村民说”小课堂3个,教育党员3200余人次。在治淮防汛主题馆中,系统整理沿淮4个乡镇治淮防汛经验成果,展示老图片100余张,拍摄纪录片2部,大力宣传张太昌等治淮英雄先进事迹。在农村改革主题馆中,用VR技术、光影成像、全景3D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3个沉浸式党性教育馆展示农村改革成果。同时,采取耕作体验、场馆教学、“大包干”带头人口述历史等方式讲述改革历程。在乡村振兴主题馆中,展播电影《第一书记》、情景剧《沈浩探母》等一批原创剧目,定期举办产品展销、实地参观、专家说教、农趣体验等特色活动34次,参与3500余人次。

“品牌+发展”深度融合

放大社会效应

以党性教育基地建设为契机,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连锁效应”充分显现。加快建立实战式、多样化的农村干部培训体系,努力把“家门口的学堂”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孵化器”,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过政治生日等方式在全县开展党性教育活动600余次,激活农村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激发乡村振兴实干活力。围绕“建好一个馆、激活一个村、带动一个片”目标,发挥小岗红色教育基地“头雁”作用,打响“红色品牌”。构建以大包干纪念馆、沈浩纪念馆和“当年农家”为重点的融红色旅游、现代农业观光游、农家乐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成功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21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近74.4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400多万元。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坚持开门建馆、全民参与,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党员群众的“内生动力”,党组织书记带头干,形成广大村民义务参加场馆劳动、捐献文物资料的生动局面,让党员群众参与到场馆建设全过程,推动红色基因染遍农村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