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凤阳先锋网 >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凤阳县府城镇:建强“三链”,提升流动党员管理质效

阅读次数: 作者:司伟 信息来源:凤阳县府城镇 发布时间: 2024-04-23 08:48
[ 字体: ]

今年以来,府城镇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模式,针对流动党员去向掌握难、教育培训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坚持从组织、教育、作为上蓄力发力,确保流动党员管理不断档、教育全覆盖、作用有发挥。

建强“组织链”,让流动党员“安家”。坚持“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工作基调,通过“电话访查”“微信寻查”“入户核查”等方式,精准掌握流动党员数量、流出时间、流向住址、联系方式、在外情况等信息。按照“一村一表、一乡一库”的标准建立《府城镇流动党员信息管理库》,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去向准。截至目前,已将127名流动党员入库并实施动态管理。同时,充分整合党建资源、汇聚组织优势,按照“地缘相近、业缘相通”的原则,增设2个流动党员服务驿站,方便流入本地党员就近参加组织生活。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18个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服务窗口,动态吸纳、接收流动党员。

建强“学习链”,让流动党员“勤学”。持续聚焦丰富流动党员学习形式,坚持线上和线下“双轮驱动”,将流动党员教育工作抓在日常。分别设立村(社区)级微信交流平台,指定一名村(社区)干部担任管理员,定期开设“指尖课堂”,引导交流讨论,有效改变党员外出“无人管无人问”的问题。利用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网、“凤阳党建”微信公众号、远程教育等平台,在微信群定期推送党务知识、党建新闻,鼓励流动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赋能充电”。目前,累计推送40余期,覆盖流动党员1700余人次。利用节假日返乡契机,引导流动党员到所在支部“打卡”报到,组织开展谈一次心、开一次座谈会、上一次党课的“三个一”活动,确保教育不断档。

建强“服务链”,让流动党员“有为”。把阵地建设作为提升流动党员服务质效的关键“抓手”,依托“中都红小哥驿站”“红色驿站”等活动场所,为流动党员提供“党员活动、教育培训、就业指导、法律咨询”等服务,吸引流动党员从“被动登记”到“主动报到”,实现从“流入”到“融入”的转变,让流动党员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抓住春节、农忙等流动党员返乡时间节点,利用流动党员在外务工见多识广、思维开阔、信息灵通的优势,组织开展“建言献策话家乡”系列主题活动,鼓励流动党员分享“务工路”、畅谈“致富经”,为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提供意见建议。同时,积极鼓励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带头致富,“反哺”家乡。截至目前,共收集意见建议122条,采纳16条,吸收4名返乡流动党员加入村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