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心镇以规范管理链、完善教育链、延伸作用链的“三链融合”为主要抓手,着力破解流动党员底数掌握难、学习推进缓、作用发挥弱等难题,有效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取得新实效。
抓紧“管理链”,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红心镇党委定期组织各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流动党员摸底活动,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询问、微信沟通等方式,对全镇1105名党员流动情况进行了摸底登记,明晰了流动党员底数以及流向、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建立红心镇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同时各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按季度更新流动党员信息,确保做到底数清晰、账实相符。截至2024年底,累计排查更新流动党员157名。
推动“教育链”,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学”。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学习教育就跟进到哪里。线下,13个村(社区)党组织利用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机,利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采取集中学习、座谈交流、专题党课等措施,组织流动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增强党性修养。线上,依托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流动党员微信群等多种平台,定期推送学习内容。2024年以来,累计线上推送学习内容30余条,并组织流动党员开展“线上”讨论10余次。
延伸“作用链”,确保流动党员“有位更有为”。为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村(社区)党组织抓住五一、国庆以及春节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契机,召开座谈交流会,征求流动党员对家乡产业发展、高标准农田整治、人居环境整治、双基改善等方面的建议,有力推进了红心镇高质量发展进程。结合志愿者实践活动,鼓励流动党员立足村级服务作贡献。2024年以来,累计30余流动党员利用节假日时间返乡参与村(社区)道路交通疏导、防溺水宣传等志愿服务8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