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黄湾乡坚持把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人才智力向特色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一线集聚,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选”字为先,激活人才“蓄水池”。通过乡、村、组三级网格,全面摸排乡域内种植养殖能手、产业带头人、自主创业人员和大学毕业生等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信息,分类分人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并定期更新完善,确保各类人才应纳尽纳、信息真实准确。围绕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入调研用才需求,建立人才需求清单,将人才与需求双向对接,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招才引才工作,大力宣传家乡政策,打好“乡情牌”,积极引导对家乡群众有感情的产业人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回乡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育”字为基,涵养人才“好生态”。坚持专题培训、现场观摩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分批组织村干部、种植大户、农村电商等乡土人才前往周边产业发展好、乡村治理优的先进村进行参观学习先进工作经验。设置相应岗位,鼓励“能人”到村挂职、任职。通过主抓一项产业、领办一个实体、建设一批设施,合理安排岗位,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人脉资源优势,把发达地区的人才、资金、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来,培育村级特色产业。引导更多的“能人”回乡创业、到村任职,根据工作经历、从事行业和个人特点,立足所在村实际,分别制定共性和个性目标任务,力争实现“一村一能人”。
“用”字为要,搭建人才“大舞台”。建立后备人才储备培育机制,对后备干部进行“一对一”帮带,及时将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人员补充进村干部队伍。搭建乡村治理平台,积极落实“1+5+N”工作机制,引导老干部、老党员、村民组长等在收集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纠纷、宣传政策法规等方面发挥实际作用,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