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提高辖区居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太平社区以“微服务”为突破口,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将服务居民延伸到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让基层组织更坚强有力、便民服务更暖心高效、社区氛围更和谐美好。
开设便民“微课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性教育馆、文化书屋等阵地优势资源,开设便民“ 微课堂”,根据居民实际需求,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各类居民感兴趣的知识讲座,提升居民反诈能力、法治意识、文明素养。用接地气的宣讲方式,开展先进典型宣传等理论宣讲活动,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架起理论与群众“零距离”的沟通桥梁。
提供暖心“微关怀”。太平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在职党员干部为重要服务资源,联动无职党员、退休党员、返乡大学生等群体力量,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老年健康义诊、爱心义剪、环境整治、夜间巡逻等便民志愿服务,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中走进困难群体、高龄老人家中暖心慰问,询问他们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把党组织的关爱落到实处,切实增强群众的满足感、幸福感。
搭建议事“微平台”。常态化开展“板凳会”“庭院会”,充分调动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畅通群众诉求反馈渠道,征集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辖区内居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事情进行协商、研究。让群众当主角,实现民事民提、民议、民决,充分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议事共商格局,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开展多彩“微活动”。太平社区注重文化赋能,依托党群中心、文体活动室等载体,积极探索“党建+活动”新模式,开展“多样化”文化活动,补足居民精神养分,凝聚人心。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广泛组织辖区内文艺爱好者开展文艺汇演丰富辖区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太平社区将继续立足“微服务”,推进“微”精细治理,不断丰富党建引领新内涵,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