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凤阳先锋网 > 基层党建 > 党员队伍

凤阳县红心镇:“四举措”助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阅读次数: 作者:耿阳 信息来源:凤阳县红心镇 发布时间: 2024-04-22 13:19
[ 字体: ]

近年来,红心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聚焦建强党员队伍、严格组织生活、完善组织制度、落实基本保障,不断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举措,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

“清单式”管理在职党员。镇党委以党支部为单位,在职党员根据各自职务,围绕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民服务等村级事务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签订目标责任状,扎实开展在职党员承诺践诺行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持续推进在职党员到村(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引导在职党员亮身份、领责任、作表率。

“定岗式”管理无职党员。通过设置“党员家庭户”“党员先锋岗”等,按照“按需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合理设置政策宣传、治安巡逻、便民服务、敬老助残等各类党员先锋岗并开展志愿活动,明确岗位职责和履职要求,激励广大无职党员强化党员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用实际行动带头冲锋在基层治理第一线,让无职党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跟踪式”管理流动党员。村(社区)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微信等方式开展流动党员摸底,完善《流动党员工作台账》,详细记录流动党员流入地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做到流动党员底数清、情况明。村“两委”干部与流动党员进行结对,加强沟通交流,使党员不脱离党组织“视线”。目前,红心镇登记流动党员352人。加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明确专人管理,定期了解流动党员生活与工作情况,并要求流动党员每个月主动与支部联系,实现流动党员联系全覆盖,夯实流动党员管理基础。

“服务式”管理老弱党员。镇党委注重政治上激励、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为辖区年老体弱党员开展送学习、送服务、送慰问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实行上门服务。对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党员以关爱服务为主,提供上门服务和健康指导;对身体健康的老党员,引导他们积极发挥威望优势、经验优势,邀请担任村(社区)“宣传员”“调解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