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凤阳先锋网 > 人才工作

凤阳县枣巷镇:发挥人大职责,助推乡村振兴

阅读次数: 作者:王子杰 信息来源:凤阳县枣巷镇 发布时间: 2023-10-26 21:36
[ 字体: ]

为抓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组织发展、人才培育、文化自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枣巷镇人大代表积极履行人大职责,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彰显人大担当,贡献人大力量,做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加强组织领导,打造坚固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组织屏障。枣巷镇人大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在乡村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凝聚各方力量,筑牢基层组织的“桥头堡”。同时把提升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引领基层干部学习党规和乡村振兴专业知识,开展走访调研,了解群众诉求,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基层组织服务能力。

完善人才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枣巷镇人大积极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礼敬人才的乡土氛围,通过完善引才机制,提升福利待遇,鼓励优秀青年扎根乡土,发挥青年才俊敢闯敢为的工作作风,把外乡人力资源转化为本土发展优势,畅通人才成长之路,创新乡村发展模式,为人民群众增收致富注入“源头活水”。

树立文化自信,铸造思想之魂。枣巷镇人大以文铸魂,通过文化自信凝聚人心。宣传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发挥新乡贤、先进带动群体的道德示范作用,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更好融合,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激发枣巷镇村民群众积极主动的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

优化产业布局,夯实发展根基。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枣巷镇人大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推动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建设,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民就业,共同发展。同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以发展农业为抓手,因地制宜探索联农带农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探索生态引领,笔绘绿色答卷。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金山银山”。枣巷镇人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改厕、污水处理、行蓄洪区搬迁等多措并举,改善人居环境。积极推动“生态+”产业,宣传推广花园湖大闸蟹,实施原生态保护。进一步完善了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坚持新发展理念,让保护生态环境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