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泉镇坚持把持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作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牢牢把握“三个维度”,从严从细从实助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
依托各类平台,扩展党员教育“深度”。跨空间交流提高学习频率。以村为单位建立党员交流群,定期发送各级党建公众号、学习强国APP等平台学习内容。组织各村党组织开展线上“微党课”20余次,由村党组织书记、选调生、党员模范等化身主播带领党员开展主题党课和议事表决等活动。线上云端的形式实现了党员每日学习,打破了学习阵地有限壁垒。灵活开展活动打破交流隔阂。在各村广泛开展“庭院夜学”10余次,一面水泥墙、一台投影仪、一张小板凳,突破会议场地局限,让村干部与党员群众面对面,用接地气、入人心的方式,宣传党的声音和各项政策。本着“登门入户、逐一走访、不漏一员”原则,组织各村党组织广泛开展“送学上门 我念您听”活动30余次,促进党员教育全覆盖。充分利用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在宫集村建立党史与会议室多功能融合的党性教育馆,并依托党性教育馆打造“六亮”主题广场。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先后举办“读书沙龙”“向组织说说心里话”新老党员联谊、“迎七一 岁月印初心”老干部座谈会等主题活动30余场,有效发挥党建品牌作用。
规范各项制度,加强党员管理“力度”。提升党员队伍质量。坚持关口前移、从严选拔,注重从致富带头人、青年农民、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着力优化党员结构。开展“向党介绍我自己”入党积极分子答辩会,切实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把牢发展党员“质量关”,做到“优中选优”。落实党员动态管理。及时登记党员转接情况,制定预备党员台账,为预备党员及时履行转正程序。建立并动态更新流动党员花名册,精准掌握党员动向,确保党员在档管理。推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用积分记录党员变化、衡量党员作用、评定党员优劣,激发党员队伍活力。规范党员组织生活。在全县率先创新开展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示范观摩会,选取2个村级党组织作为组织生活会试点,邀请县委组织部职能科室负责人、其他乡镇党委组织委员等进行现场观摩,会后梳理总结经验,形成范本发至其他党组织,为全面提升组织生活规范化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分类开展活动,延伸党员服务“广度”。发挥在职党员作用。引导在职党员开展“亮身份办实事”活动,鼓励镇村党员结合职业特点、个人特长,下到各个网格亮身份、践承诺,为群众解决实事,增强党员为民服务意识,提升在职党员责任感。发挥无职党员作用。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共号召180余名无职党员加入,经常性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防溺水宣传等活动,把基层党建先进性组织带动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工作优势。发挥老党员作用。分片区选聘品德、威望兼备的老党员,搭配老干部、老模范、老专家、老教师等“乡贤”成立“五老调解室”,为群众提供纠纷调解、心理疏导等服务,目前已帮助处理矛盾纠纷20余起,切实提高群众认同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