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玄武街道积极探索校地共建,推动校地双方在基层治理、志愿服务、人才交流、文体活动、基层党建等方面结对共建,激活街道治理“新动能”。
党建共引领。坚持党建引领,成功与安徽科技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和农学院签订《校地共建框架协议》,围绕学生实习实践、基层党建、志愿服务引领等多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合作。推动安徽科技学院与玄武街道创新开展校地组织共建、活动联办。以高校科技特派员为牵引,进一步加强与安徽科技学院的沟通联系,整合群众需求,开展“点单式”服务,有效推动高校人才资源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和农业服务。
项目共服务。充分发挥街道和学校的特色与优势,建立常态联系、学习交流等机制,发挥高校专业特长和人才资源优势,围绕基层重点工作领域等内容,梳理制定“需求清单”,指导项目组根据学校优势和地方需求确定共建项目。
校地共实践。深入开展高校基层共建实践活动,采取假期社会实践和日常社会实践两种形式,利用教师的业余时间,为基层建设和特色产业的挖掘和提升提出建议;搭建资源交流平台,让劳动教育走出校门走进乡间土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优势互补,校地双方实现互利共赢,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玄武街道将统筹校地双方力量,建设街道高水平人才集聚地,实现双向赋能、双向服务,绘制校地共建“资源清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