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街道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各基层党组织按照发现、培育、吸收三步走,认真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魅力玄武建设”提供智力保障。
注重调研走访,充分“发现”人才。玄武街道党工委和下辖各级党组织,采取专项调研和日常摸排的方式,建立乡土人才库,并实时更新、动态维护,重点围绕服务、激励、作用发挥等多举措进行管理。目前为止,共组织乡土人才方面调研走访5次,纳入150余名乡土人才入库管理。通过梳理,将80多名种植养殖大户、村医、各类工匠、有威望的乡贤等各类乡村精英纳入库里,让有爱心有热心的社会组织人士参与社会治理,将散落在乡间的能人“聚”起来。
坚持党的领导,做好“培育”工作。街道成立以来不断提升形象,为人才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主路段路灯实现全覆盖,各村设立老年大学,在居民集中区域建立儿童阅读点3处、老年带餐点3处、老年书画室1处,丰富“银发人才”的精神生活,组织各类人才参与“我们的节日”联谊活动10余次,打造人才友好型社区。针对不同领域的乡土人才,提供多种类培训。加强思想政治、专业知识、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培训,今年以来,街道利用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居民阅读点、老年大学、老年代餐点等活动点,组织各类人才集中学习党的理论80余次,开展各类人才技能业务培训40余次。争取上级农业、人社部门到村开展农业方面培训,今年以来,开展农技培训12场,举办“三农”人才交流会2场,推荐2名种粮大户参加省级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班,截至目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近30名,培育家庭农场14家,专业合作社3家。鼓励指导社工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街道成立以来邀请县级部门和专业人员举办社工技能培训6场。
鼓励参与建设,不断“吸收”人才。建立“支部+人才”的发展路径,提高人才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参与度,在乡村规划和村庄基础设施提升项目谋划过程中,多次召集本地乡土人才建言献策,听取乡土人才的宝贵意见。鼓励致富能手在村办企业,在乡村振兴产业规划中,召开乡土人才交流会3次以上,让乡土人才在农村有存在感、有作为。强化典型选树,发挥榜样引领和辐射作用,吸收种植养殖大户、村办企业主共8人进入村干部队伍,压实村级基层组织用好人才的责任,让乡土人才参与到村级各项工作中,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