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审计局创新审计整改管理思路、理念和举措,结合实际建立“五项机制”促进审计问题“见底清零”,切实打通审计监督“最后一公里”。
一是建立和完善整改清单管理机制。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将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逐项列入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清单,根据问题不同性质,逐项列出整改具体要求和整改限期,并随审计报告一并送达被审计单位,便于被审计单位逐项落实整改。
二是建立和完善整改过程跟踪机制。审计报告送达后,按照审计项目负责股室和主审进行整改督导责任分工,明确审计组和相关整改督办人员跟踪整改责任,全面掌握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进度和质量,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问题整改。
三是建立和完善整改审核销号机制。整改完成后,由法规审理股负责建立整改台账,逐项审核整改落实情况,办理销号,实行审计整改销号机制,持续督促被审计单位进一步实施整改,直至销号。
四是建立和完善整改考核问责机制。对审计发现的历史遗留或者以往年度问题,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应以钉钉子精神把问题解决在当下,让历史遗留问题不再遗留。对不积极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县政府通过年终考核、通报、问责等措施促使被审计单位加强审计整改。
五是建立和完善整改协调配合机制。加大与纪检监察、党委政府督查、巡察、组织人事的协作配合,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纳入县级层面督查检查计划和巡察内容,形成纪检监察、巡察和组织部门齐抓共管,审计机关跟踪督查的工作格局,压实被审计单位和主管部门整改责任,切实打通审计监督“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