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达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进一步鼓舞全县人民紧随县委、县政府干事创业的干劲,为大美凤阳建设续添动力,在农历己亥年新春来临之际,2月3日上午,凤阳县首届大明中都钟楼“钟鸣盛世祈福凤阳”活动在钟楼文化广场举行。48名来自各行各业的鸣钟嘉宾代表、民间艺人及民俗表演人员、县书法家协会、216名小学生代表、主办单位凤阳大明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承办单位凤阳广电新媒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及周边附近群众参加活动。
大明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在致辞中说,大明中都钟楼,始建于大明洪武八年(1375年),与中都鼓楼遥遥对峙于中都城午门前的云霁街两端,是中都城的重要附属建筑。据史料记载,中都钟楼和鼓楼“同一制度”,台基南北长80.12米,宽36米,高16米,台基和楼宇通高40.1米。中都钟楼毁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2017年我县决定重建钟楼,并于当年动工建设,土建工程用时近两年,于2018年底竣工。由钟楼东望,洪武大道贯穿南北,云霁街畅通东西,再现了明朝初期大明中都煕煕攘攘、车水马龙的盛况。目前,大明中都建设依旧热火朝天。午门前的洪武公园基本竣工,明中都旅游中心已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大明门门券已见雏形,承天门、外金水桥已发掘完毕。尤其在今天,钟楼的建成、大钟的轰鸣,又翻开了大明中都建设的崭新篇章。
此次“钟鸣盛世祈福凤阳”活动取“五福盈门”之意,分为五个篇章,分别是吉语祝福——来自全县各行各业的48名代表向全县父老乡亲们送上新春祝福;民俗聚福——民间艺人及民俗表演人员通过各种喜庆热闹的民俗表演,将全县人民对幸福的满满渴望汇聚在钟楼广场;挥毫赠福——书法家们现场书写新春“福”字及春联,赠送给现场参加活动的群众,愿意参加宣传的企业可在现场赠送春联、台历、挂历等礼品;童子送福——108名男童、108名女童依次站在钟楼楼梯两侧,齐声诵读三遍宋濂著《凤阳府新铸大钟颂》片段,最后齐声祝福新年;鸣钟祈福——48名鸣钟嘉宾分批次登上钟楼,敲响新年的钟声,为新年祈福。
(来源:凤阳县融媒体中心 张树虎 赵文君 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