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凤阳先锋网 > 美丽乡村

夯实基层 四点发力

推动食品药品监管整体工作上台阶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 2018-03-27 17:17
[ 字体: ]

  今年以来,凤阳县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食药监管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两会”精神,围绕滁州市创建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这个主题,按照“四个最严”、“四有两责”的要求,夯实基层,四点发力,不断推动食药监管整体工作上台阶。

  一、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凝聚共识

  机构无论怎么改,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让百姓吃的放心、吃的安全,始终是市场监管部门必须做好的份内之责。三局整合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围绕食品药品监管,确实存在诸多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导致食品药品监管推动力不够,全局“一盘棋”合力不够等等,工作一段时间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进一步深化对食药监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振食药监管精气神,是摆在全局上下重中之重的工作。针对干部职工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我局通过召开党组会、股所长会、全局干部大会等形式,反复学习传达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以及市政府和市食药局多次召开的创城和食药监管相关会议精神,引导全局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为人民保食药安全的责任意识,围绕“滁州创城我们该怎么办、怎么做”开展大讨论,深化思想认识,认清监管形势,激发干事热情。做到使每位干部职工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肩上有担子,形成全局上下围绕食药监管的高度统一和主动担责的浓厚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筑牢一线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基层食药监管工作,尤其是全县基层监管所建设工作,明确表示“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全县16个乡镇(园区)目前已建成14个基层监管所。为落实好此项工作,局党组统筹谋划,合理安排,强力推进。一是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确定一名副局长分管,协调解决基层所建设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实时予以解决落实。二是主动对接县编制人事部门,在2017年招录22名公务员、10名辅助人员的基础上,18年再招录12名公务员。去年招录的公务员和辅助人员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监管所,14个基层所除城区所每所10人以上外,其他各所多则5人,少则3人,基本做到了监管人员全覆盖。三是按照“五到位”的要求,每个所都做到了有一处不低于150m²的办公用房,一个检验室,人手一台电脑,办公桌椅、电话传真及执法装备等配备齐全。针对部分所无执法车辆问题,局党组采取措施,通过租车方式加以解决。四是广泛物色、认真选拔,配齐配强了各基层所领导班子。五是各项食药监管制度上墙,各种档案归集、整理摆放到位。截止目前全县各基层监管所按照辖区划分,全部独立开展工作,运转畅通有序。

  三、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夯实责任

  围绕突出食药监管这个重点工作,理顺监管责任,明确监管重点,出台一系列办法和措施。一是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各监管股室将重点工作任务列出清单,下发各所,每周将各所工作完成情况在局微信群里通报一次。二是建立工作调度制度。对连续两周工作落后的基层所进行调度,找差距、找原因,督促跟上全局步伐。三是建立考核评价制度。每月对各基层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与年终绩效奖金挂钩,与各类评先评优挂钩,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四是建立股室帮扶制度。将局机关12个职能股室和3个直属机构,一一对应联系到每个基层所,要求每月至少两次以上到基层所开展帮扶活动,协调解决基层所在监管中遇到的困难。实行基层所工作成效与股室捆绑,纳入年终对股室的考核。五是完善局领导班子联系基层所制度。在原领导班子联系基层所制度的基础上,充实内容、明确重点,切实落实食药监管“一岗双责”,做到重点突出、责任分明,全局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保安全。

  四、进一步加大稽查办案,助力监管

  针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中普遍存在的经营不规范或无证经营现象,我局以稽查办案为抓手,做到查处一处、震慑一方,助力监管。一是建立以稽查大队为主体的查办食药大案的工作机制,对重点领域、重点品种进行重点稽查。大桶水无证生产经营现象一直是困扰我局监管工作的一个难题,10月份以来,我局采取措施,重拳出击,由稽查大队牵头,在认真摸排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对所有无证生产经营的,全部取缔关闭,所有持证水厂必须做到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在我局的高压态势下,凤阳浙商工业园内整合组建一家高标准、高起点、全自动化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预计日产量可达5400桶。目前即将通过市食品生产许可审查。二是建立股所队稽查办案联动工作机制,做到监管股室和各基层所人人身上有任务。截至目前今年全局共查办食药案件100余起,有力地规范了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促进了日常监管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