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聚焦货运司机群体流动性强、需求多元的特点,聚焦强化组织管理、优化阵地服务、深化品牌赋能,构建覆盖全面、服务精准、作用突出的党建工作体系,推动货运司机党建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为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红色根基。
强化管理筑体系,让货运司机“有家有归属”。凤阳县以规范组织架构为起点,吸纳12个部门单位党员负责人组建新一届党委,形成“行业党委统筹—委员单位协同—基层党支部落实”的责任链条。为精准掌握党员底数,协调公安、组织部、企业平台等多渠道,比对核实货运司机党员117人,建立党员信息台账并剔除有违法记录人员,确保队伍纯洁性。针对群体流动性特点,创新设置西部、中部、东部3个营运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明确功能型党组织定位,依托互联网组建微信群开展“云上”党员教育,同步选派专人驻点指导,实现货运司机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目前已推动3个党支部党群服务中心落地,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管理网络。
优化服务建阵地,为货运司机“解忧暖人心”。围绕货运司机“急难愁盼”,凤阳县以阵地建设为抓手,打造集实用性与功能性于一体的服务载体。在交通便利、货车流量大的中都检测站,建成“中都红运之家”党群服务阵地,划分学习区、交流区、服务区和休闲区,整合政务服务、法律服务、物流信息服务等资源,实现“一站集成、一门通办”,真正让“歇脚有去处、服务不打烊”。同步依托执法中队和大型停车场,延伸建设3个规范的“司机之家”,配备基础便民设施,解决司机停车、休息、充电等实际需求。建立“暖新诉求”收集反馈机制,通过驿站留言簿、线上微信群等渠道,持续为货运司机群体提供精准服务,切实增强其归属感与幸福感,让党组织成为货车司机的“暖心港湾”。
深化赋能树品牌,为行业发展“蓄力添动能”。深化“中都红运”党建内涵,构建“1+3+9+N”红色矩阵,打造“权益保障型、成长赋能型、人文关怀型”三型暖心之家,开展党员专题培训4期覆盖80余人次。通过选树省级最美新就业群体杨正茂等先进典型,引导党员货运司机在应急运输、爱心助农、拾金救急等场景中发挥作用,目前已有5000余名司机加入《中都红运公约》践行队伍。联动工会、共青团及爱心企业搭建资源平台,每月组织活动为司机提供免费体检、权益咨询,依托一站式服务窗口联合人社、司法等部门,建立“24小时响应、3个工作日反馈”的维权绿色通道。创新“动态网格员”机制,鼓励党员在运输途中收集路况、参与应急服务,推动形成“党建引领、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格局,为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