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西泉镇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让党建“一根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在强基固本中筑牢堡垒、在融合赋能中破解难题、在创新提质中激发活力,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筑牢“党建+根基”固本工程。西泉镇把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作为核心任务,以党的创新理论“铸魂”,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通过“乡村治理大讲堂”“红色研学”等载体,推动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发挥“头雁效应”,先后选派5名村党组织书记和后备力量到江浙先进地区跟班学习,开阔视野提升能力。以责任落实“塑形”,构建“党委统筹、书记主抓、班子协同、支部落实”的四级责任链条,推进党组织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开展“党建述职擂台赛”,倒逼履职尽责。2024年以来,累计完成28个书记项目落地实施。实施“阵地升级”工程,打造集党员教育、便民服务、文化活动于一体的“红色综合体”,让支部成为服务群众的“红色驿站”,党员成为引领风尚的“先锋标杆”。截至目前,西泉镇已完成对全部12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的阵地提升,成功打造2个非公企业示范党建活动阵地,成立志愿服务队伍15支,累计开展各类服务超80次。
做优“党建+融合”赋能文章。该镇力促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在基层治理中嵌入党建元素,推行“党支部+网格+志愿队伍”治理模式,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让党员干部下沉到村组,构建“小事网格办、大事协同抓”的治理闭环。在产业发展中彰显党建力量,成功打造“鸣富全心”共富工坊,在工坊设立红色管家,吸纳本地致富能手、乡贤、农技专家、网格党员,打造“党建引领、抱团发展”的乡村振兴共同体,让党组织成为产业升级的“策划者”、群众增收的“领路人”。在民生服务中体现党建温度,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群众点单、支部接单、党员办单”服务机制,聚焦人居环境整治、道路维修等“急难愁盼”,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镇村成立13支党员先锋队,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余件,让民生答卷写满幸福清单。
激活“党建+创新”动力引擎。西泉镇打破“就党建抓党建”的传统思维,在载体上“推陈出新”,构建党建品牌矩阵,在农村创建“球动姚郢”品牌,在两企三新领域培育“夕阳红·党旗红”等品牌,让党建品牌成为引领发展的金字招牌。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开展积分制管理,将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等纳入积分体系,建立4个积分超市,采取“线上+线下”兑换模式,自积分制建立以来,累计核销积分190余万,兑换礼品4000余次。打造“茶话调解室”,以党群连心茶化解矛盾纠纷,吸纳“五老”人员进入调解队伍,提升化解效能,每月固定举办茶话会,倾听村民诉求和建议,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治理,调解室成立以来,累计采纳村民建议26条,调解矛盾纠纷65起,调解成功率98%。组织党员志愿者开设暑期公益课堂,讲授红色故事、领学红色儿歌,传授防溺水知识,厚植爱国爱党情怀的同时筑牢暑期安全防线,2024年以来,开办公益课堂3期,服务青少年24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