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临淮关镇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动重心下移、权力下放、资源下沉,牵住了基层治理的“牛鼻子”。
选优配强“第一资源” 提升党建引领力。选育配强“领头雁”。建立“周调度、月督查、年考核”基层工作跟踪问效机制,完成55人次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初评,引导头雁队伍比学赶超、转变作风,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展壮大“先锋队”。注重从优秀青年、返乡务工等人员中发展党员,全面提升党员质量。以“双报到”活动为载体,设置党员先锋岗48个,划分党员责任区31个,推动党员在服务一线做表率、树形象。管育培养“新管家”。秉承“多网合一”理念,优化整合网格48个,组建网格党小组44个;完善网格员薪酬待遇保障机制,通过“最美网格员”评选等形式,激励网格员在文明创建、安全排查、矛盾化解等工作中贡献力量。
全面培育“造血功能” 增强创新驱动力。扫除盲点,推动服务全覆盖。出台《临淮关镇领导干部普遍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推动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每周走访包保村(社区)、每月走访联系对象不少于1次,实现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常态化、全覆盖。打通堵点,为民服务强保障。全域推行“四事四权”工作法,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实现党群、干群关系“双向奔赴”。目前共召开“板凳议事会”150余场次,梳理乡村振兴、环境整治、道路维修诉求228条,已办结195条,群众满意度100%。突出亮点,示范带动树标杆。大力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紧盯组织建设,全镇11个小区(网格)党支部全覆盖。创新实施“一村一品”特色工程,培育党建品牌5个,辐射带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上台阶、显特色。
探索推进“融合发展” 深化资源统筹力。织红网,助推基层治理实体化。统筹推进支部建在“网格”上,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方式,成立网格党支部21个、楼栋党小组110个、党员中心户210个,为基层网格体系建设不断注入“红色生命力”。优服务,助推参与力量多元化。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周五扮靓我的家”“四点半爱心课堂”等实践活动,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建阵地,助推基层治理一体化。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原则,建成“党群服务站”“中都红小哥之家”等阵地20处,为党员、群众、快递小哥提供歇脚休息、纳凉取暖、图书阅读等服务,进一步筑牢基层治理的“硬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