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府城镇坚持把强化党建引领“三方协同、一呼联应”作为现代社区建设突破口,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在职党员+志愿者”三方协同共治治理模式,凝聚红色合力,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激发社区党组织“主力”,夯实治理基础。坚持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按照“八有八建”标准,全方位改造提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结合实际合理设置综合服务区、党群活动区、宣传教育区、共治理事区等多个功能区,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小区党群服务驿站打造成为社区居民日常休闲、民主议事、难题反馈的重要场所。通过定期组织辖区居民群众召开联席会议、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入户走访等形式,倾听民情民意,征集意见建议,共同协商解决,吸引居民“走出家门、打开心门”,补齐社区服务短板,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和水平。
调动在职党员“潜力”,破解治理难题。为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先锋作用,根据辖区内在职党员居住小区、所属机关专业特长、服务意愿等,建立报到台账,统筹200余名在职党员精准入网、入组、入队。通过收集辖区内低保居民、孤寡老人以及留守儿童等困难人群的需求,建立“微心愿”清单,并制定包含文明创建、技能培训、扶贫帮困、法律援助等服务台账,实现在职党员服务岗位精准对接,党员能力精准匹配,做到“真报到、真服务、真见效”。截至目前,共开展司法局在职党员进社区宣传法律常识、妇联在职党员进社区关心慰问妇女儿童、气象局在职党员进社区普及气象灾害防御、辖区民警进社区宣传反诈知识等活动18场。
绽放志愿者“活力”,壮大治理队伍。将社区治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根据社区数量和服务类别不同,组建志愿者队伍,以志愿力量赋能基层治理。依托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积极开展入户宣讲、公益维修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出“志愿+创文创卫”“志愿+交通整治”等创新形式,“红马甲”们成为当地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同时,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以志愿者服务积分兑换生活物品的方式回馈社区志愿者,提升志愿者积极性,吸引更多居民群众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今年以来,吸纳50余名党员群众组建志愿者队伍6支,累计开展文明创建、政策宣讲、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32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