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审计机关以蓄能审计事业长足发展为导向,以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坚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针对单位内部管理的“薄弱点”和审计监督的“关键点”,出台、落实一项项工作制度,让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进一步推动审计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管理制度提效力。出台《凤阳县审计局制度汇编》,对机关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党建制度和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消除以往机关工作处理中的“盲点”,进一步提升机关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以节能降耗、绿色办公为目标,制定出台机关用水用电、公务用车和办公用品采购管理等多项制度,全面落实要求,实现资源节约工作细化、量化、具体化,让每个股室、每名干部职工“节”尽所“能”。通过持续发力,该局多次被中共安徽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内审制度注动力。坚持让制度成为“工作指引”,同频共振发挥内审作用。随着《中共凤阳县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和《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推进审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出台,进一步推动内审工作在全县有力有序铺开。通过首批选择30家县直单位和10个乡镇重点分类推进内审建设,从内审机构建设、内审职责权限、内审结果运用以及业务监督和指导等四个方面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指导。积极探索创新指导监督模式,充分调动内部审计力量,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第一道防线作用,实现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在项目、资源和成果等方面统筹协作、共享互补,拓展审计监督深度和广度,纵深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
协作制度聚合力。县委审计委员会先后印发《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建立审计容错免责机制实施意见(试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6项制度文件,探索拟定县纪委监委机关与县审计局加强监督协作配合工作办法。今年该局联合县财政局出台《关于建立审计监督与财会监督协同贯通机制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联合县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建立检察公益诉讼与审计监督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对日常联系、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协作联动等作出具体规定,形成“查、追、改、治”同向发力的联动链条,进一步推动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作,着力构建目标统一、协同发力、衔接顺畅、配合有效的“大监督”工作格局。
整改制度增压力。凤阳县创新审计整改机制,在全县构建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导、各类监督协同配合、主管部门监管和审计跟踪督促的审计整改体系。该局通过制定出台《凤阳县审计局审计整改跟踪督查工作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机制的意见》等审计整改制度办法,压实各方责任,实行动态跟踪、定期催办、对账销号等措施,推动形成“审计—整改—规范—提高”审计监督闭环,持续增强“审计一点、整改一片、规范一面”的整改效果。过去两年通过整改制度“护航”,促进被审计单位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55项,强力推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