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在凤阳蓝天救援队队部,蚌埠市杨女士一行数人捧着写有“紧急出动展身手,成功救援显大爱”字样的锦旗,赠送给凤阳蓝天救援队,并连声感谢救助之恩。
接到求救
事情发生在4月12日,当天下午4点多钟,凤阳蓝天救援队队长张莹接到求救电话,得知一个蚌埠市民在凤阳南部山区失踪,可能面临生命危险,需要紧急救援。
“救人要紧!”张莹第一时间在救援队工作群里发布招募信息,很快,9名志愿者报了名。不到一个小时,志愿者们就赶到了殷涧镇老青山一带,见到了失踪者家人和朋友。
经初步了解,失踪者姓张,今年58岁,蚌埠人,12日上午离家后一直未归,中途给家人和朋友打了几次电话,电话中包含厌世轻生的想法,后来就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家人非常着急,于是报了警,警方通过张某的手机定位,确定张某位于凤阳老青山一带。家人按照定位找到了张某失踪的地点,但当地山陡林深,实在是无法寻找,于是家人向当地警方和凤阳蓝天救援队求援。
进山搜寻
在老青山,先期赶到的张某家人、朋友和殷涧派出所、大庙派出所民警正在紧张搜寻。张莹和队员们赶到后,向家人问清情况,然后分头搜寻。他们沿着上山的小路仔细寻找,试图发现蛛丝马迹。山上树林茂密,树下杂草丛生。带刺的灌木拦住了队员的去路,队员们拿出随身携带的砍刀,边砍边前进。
两个多小时过去,天渐渐黑了,队员们打着手电筒继续找,张某家属过意不去,要请队员们吃顿晚饭,队员们婉言谢绝,并继续寻找,一直找到晚上9点多钟也没有找到。鉴于山区夜间情况复杂,张莹决定第二天再找。
晚上十一点多,张莹仍想着搜寻的事,他想,手机定位范围有几公里,在山区,这样大的范围,仅靠救援队、当地民警和张某家人是很难找遍的,还需要更加精确的定位才行,怎么办呢?
第二天一大早,张莹和队员们再次出发,到达老青山一带,他通过警方联系到送张某的出租车司机,详细了解张某最后的下车地点,然后判断张某可能走的方向,再让队员分开寻找。
“发现了鞋子!”“发现了衣服!”“发现了手机!”当天中午12点多,传来好消息,有队员发现了张某的衣物,大家非常兴奋,纷纷向这个区域集中。
紧急施救
“看,在这里!”在发现张某衣物后二十多分钟,队员们在密林深处发现了失踪人张某。张某躺在山坡一个凹处,衣裤没穿,身上被荆棘划出一道道血痕。队员们呼唤张某,没有应答。试了试鼻息,还有一点呼吸。“还活着!赶紧送下山救治!”队员和家人迅速为张某穿上衣服,然后背着往山下走。同时,张莹赶紧呼叫县人民医院120车前来救援。
张某个子高,体重将近180斤,队员们背起来很吃力,于是一个人背,两个人在旁边扶,几十米一换,大家在荆棘和草丛里艰难前行。为了加快前进步伐,几个队员在前面拿着砍刀开路。就这样,大家一直把张某背下山,这时120车还没到,队员们立即开车送往县城,在半路遇到120车,队员们把张某转到120车上后,陪同前往县人民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初步诊断张某服用了药物,导致昏迷不醒,于是进行了排毒和相应的应急治疗。张莹和队员们忙前忙后,做些帮助工作,一直忙到下午2点多钟。张某家人非常感动,一定要请大家到饭店吃饭。队员们趁张某家人不注意,悄悄地离开了医院。
赠旗感谢
“谢谢蓝天救援队,多亏了你们,给了我丈夫的第二次生命!”4月21日下午3时,张某妻子杨女士给凤阳蓝天救援队送来了锦旗,并拿出一叠钞票,向队员们表示感谢。张莹队长接过锦旗,婉拒了感谢费。
张某的朋友邵明亮代表家属介绍了张某的后续治疗情况,张某4月13日下午从凤阳县人民医院转到蚌埠市医院,当日即脱离了生命危险,后来情况逐渐好转,目前正在康复之中。
说起当时的救援,邵明亮感慨不已,他说,凤阳蓝天救援队真的了不起,时间观念强,做事效率高,队员们协调一致,争分夺秒,专业性极强。正是有这样科学施救,才及时挽救了一条生命。在救援过程中,队员们完全无私奉献,没喝张家一口水,没吃张家一口饭,这些感动让他们无法用言语表达。
邵明亮还说,在此次救援过程中,除了凤阳蓝天救援队,凤阳县公安局,殷涧和大庙派出所,凤阳县人民医院120、出租车司机以及当地村民都给予了大力帮助,凤阳人好样的!感谢凤阳县,感谢伸出援手所有人。
(来源:凤阳县委宣传部 陈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