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凤阳先锋网 >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凤阳县玄武街道新城社区:“三纳三归”抓实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阅读次数: 作者:李圆 信息来源:凤阳县玄武街道 发布时间: 2025-02-24 09:16
[ 字体: ]

近年来,玄武街道新城社区党总支一直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采取精准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紧盯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作用难发挥等问题,探索开展“纳联归档”“纳学归心”“纳保归战”三项行动,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有形更有效。 

以“纳联归档”确保“流而不失”。一是严界定、摸底数。以党支部为单位,采取电话问、微信找、公安查等方式全面摸排,做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流出去向、流出时间、联系方式、学习情况“五个清楚”。二是立台账、常研判。实施入户访、电话访、微信访以及党员联系组织、组织联系党员、党员联系党员“三访三联”,分级分类建立流动党员库,同时明确党支部委员结对联系流动党员,及时掌握有关信息。三是重联动、强合力。制发流动党员、流出地(单位)基层党组织、流入地(单位)基层党组织三类责任清单,规范组织关系接转、管理服务等工作。与流动党员保持常态化联系,推动流出地、流入地齐抓共管、两地联动。

以“纳学归心”确保“流而不变”。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必须紧盯流动党员分布广、工学矛盾突出等难点,创新教育载体、运用智慧技术,确保流出党员不掉队、不变色。一是打造“云课堂”。主动适应“互联网+”趋势,将党支部建到“云端”,依托“先锋网”、“学习强国”等平台,及时为流动党员充电赋能。2025年以来,组织党员举办“红色课堂”5次,线上推送学习教育资料50余条(篇)。二是推行“结对学”。试点建立“红色联络员”制度,选聘政治素养高、服务意识强的党务工作者和不同行业党员骨干担任“红色联络员”,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学方式,定期推送充电课表,提升流动党员学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三是用好“大熔炉”。在春节、国庆节等外出务工党员返乡高峰,灵活采取送学上门、集中党课等方式,组织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集中学习。2024年以来,共组织开展流动党员返乡集中学习5次。

以“纳保归战”确保“流而不怠”。围绕流动党员所需所长,在关心关爱、搭建平台、保障资源上下功夫,引导其主动亮身份、当先锋,充分发挥战斗员作用。一是暖心关怀促为。整合流入、流出两地优势资源做好走访慰问、帮扶服务流动党员等工作。结合“红色串门、暖心敲门”行动,实施流动党员过政治生日必联、逢年过节必联、外出返乡必联、改变流向必联,生病住院必访、特殊困难必访的“四联两访”举措。目前,为流动党员送祝福和问候30余人次,开展谈心谈话7次,协调解决实际困难8个。二是广搭平台促为。分类开展流动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活动,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推动流动党员异地亮身份、他乡显担当。打通流动党员回乡反哺渠道,出台返乡创业政策22条,常态化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引导流动党员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回乡创业。三是严管厚爱促为。严格落实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办法,严肃审慎做好流动党员中不合格党员、失联党员组织处置工作。建立结果双向反馈机制,通过量化积分管理激励流动党员担当作为、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