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玄武街道立足新时代党员教育新任务、新要求,坚持靶向施策、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教育载体,搭建“三大课堂”,激发党员教育新活力。
理论课堂强党性,调正党员教育“音色”。坚持党课姓“党”的根本属性,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必修课,严格把关党课主题、形式、内容,确保党课政治方向和政治属性不偏不倚。街道坚持“‘三会一课’+集中学习+分批轮训”结合的方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章党规党纪等纳入党员教育必学内容,实现党员教育全面覆盖、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线上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及公众号、微信群等载体,打造“指尖微课堂”,全街道转发推广理论知识200多次。线下利用报刊、宣传标语、展板橱窗等传统媒介,将学习内容全面铺开,组织党员们参加讲座、研讨会等活动70余次,让理论学习“鲜味”十足。定期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邀请县委党校老师、行业专家担任讲师,紧密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核心议题,传授生动真实的“微党课”,成为与党员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技能课堂壮筋骨,拓宽党员教育“音域”。将远程教育融入乡村振兴大讲堂,与现场观摩、教学实践、技术推广有机结合,构建“支部+远教+农户+合作社+基地”发展模式,先后打造凤凰熙岸皖美红色物业、美丽乡村等学用示范基地。紧盯党员群众致富需求,结合本土实际和产业发展优势,线上搭建党员网络教育培训平台,组织党员群众收看《乡村振兴大地故事》《依照习性养好鸡》等农业经营类资源片,线下邀请科技特派员、致富能手、“土专家”“田秀才”,通过实地分享经验、实操演示、答疑解惑等方式,提升党员群众增收致富本领。2024年以来,共举办水产畜禽养殖、瓜果栽培、农作物病虫害防御等实操技能培训班50余期,辐射带动党员群众600余人。
实践课堂建新功,增强党员教育“音质”。注重让党员干部在实干中锤炼党性。以各村(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为平台,凝聚党员志愿服务力量,常态化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工作。让党员积极参与“送学上门”“花甲理发”“爱心义诊下乡”“情暖七夕”“月满中秋”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党员在实践中提升干事能力,提高为民服务情怀。依托各村党群服务中心,通过“群众点单、村部派单、党员接单”闭环服务模式,开展隐患排查、法律援助、诉求接办等活动120余场,着力解决村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7月,动员广大党员在防汛抢险一线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