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凤阳县枣巷镇张王村,映入眼帘的是一亩亩整齐划一的标准化养殖蟹塘,俯下身子能看到蟹群自由游弋,不时传出“滋滋”的吐泡泡声。塘内螃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荣轩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学响正在准备饵料,给螃蟹喂食。
枣巷镇被誉为凤阳县的江南水乡,南濒花园湖,北靠淮河,镇域内水系发达,水质优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孕育了众多特色农产品。花园湖芡实、鲫鱼、鳙鱼、草鱼、青虾均获得了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而花园湖大闸蟹更是当地家喻户晓的特色美食。
“我们合作社养殖的花园湖大闸蟹是中华绒毛蟹的一种,又叫河蟹、毛蟹。你捏捏这只蟹小腿,结实饱满,像这样的蟹,就已经长大成熟了,个头大、肉多、黄满、膏肥,在市场上的经济价值相对更加可观。”宋学响表示,合作社今年养殖螃蟹550亩,亩产保持在200斤左右,1亩收益差不多达到1万元,年收入可达550万元。
螃蟹养殖的关键在于蟹苗品质,想要提高螃蟹质量,增加效益,必须走生态养殖之路。
近年来,枣巷镇探索“小精高”养殖模式,一方面与安徽科技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试验摸索螃蟹生态养殖模式,目前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科学养殖和水体管理方法,并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另一方面通过开设水产养殖培训班,从苗种选择、饲料配比、疾病防治到水质调控、养殖管理等各个环节,给养殖户提供科学、实用的建议和技术支持。
枣巷镇接下来将继续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发展螃蟹生态绿色养殖,进一步完善水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举办花园湖螃蟹节等形式,在品牌化上做文章,讲好花园湖大闸蟹故事,同时,积极争取专业人才开展指导,使枣巷镇水产养殖走上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