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凤阳先锋网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凤阳县枣巷镇:“小板凳”开启基层治理新模式

阅读次数: 作者:计华 信息来源:凤阳县枣巷镇 发布时间: 2024-09-27 15:39
[ 字体: ]

近年来,凤阳县枣巷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小板凳”为载体,凝聚党员力量、提升村级环境、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小板凳”聚力同向共跑,凝聚党员新合力。深化“小板凳”党建活动,通过组织党员座谈、议事,实现问题共商共解。党支部采取“1+N”联系服务群众机制,1名党员联系N户家庭,制定走访计划,实施隐患排查,并通过实行“小板凳工作法”,制定值班表,确保村干部和党员轮流值班,及时响应处理村民矛盾纠纷,有效减少了治安问题和上访事件;同时,通过“小板凳”议事会形式,设立具体议题,鼓励党员干部与村民面对面讨论村务公开、民主决策等事宜,党支部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党员们聚焦问题核心,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实现问题的共商共解。截至目前,已成功排查化解矛盾隐患20余起,收集并落实村民意见100多条,进一步凝聚了党员先锋齐抓共管基层治理合力。

“小板凳”聚力党建引领,共筑乡村新颜值。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中,以“小板凳”为党建活动平台,重点实施“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村民自觉维护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党员带头,与村民共坐“小板凳”,宣讲政策,明确责任区域,设立党员示范岗,激励村民参与。通过党建引领,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共筑和美乡村新貌,实现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同时,定期组织开展“清洁家园”竞赛活动,通过评选“最美庭院”,并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进一步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结合垃圾分类新风尚,党员干部利用“小板凳”平台进行分类指导和教育,使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据统计,全镇共有200余户家庭参与到了竞赛中,共评出“最美庭院”32户,乡村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环境满意度有效提升。

“小板凳”聚力幸福共富,走出惠民新路径。利用“小板凳”党建活动平台,深入收集并整合村民对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鼓励村民以资金、技术、土地等多种形式参与到村集体经济建设中来,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党支部发挥引领作用,制定具体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成立以村民为主体的经济发展合作社,集中力量发展特色农业和水产养殖,拓宽增收渠道。通过建立“小龙虾”育苗基地和水产品特色养殖实训基地,张王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1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30万元以上。同时,黄咀村通过与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深度合作,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以“高校+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20余户农户共同致富,实现了村集体与农户的共赢,集体经济创收近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