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府城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把居民需求作为全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微力量”“微课堂”“微关爱”“微议事”为抓手实施基层治理“微行动”,进一步激发学习能力、工作效力、治理合力,以治理成效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整合“微力量”,筑牢战斗堡垒。依托全镇“双报到双服务”工作机制,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服务意识,构建社区“大党委”工作格局。充分吸收辖区内职能部门、驻区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制定“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共商社区治理重点、难点。截至目前,全镇共300余名党员进社区、亮身份、办实事,60余家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签协议、定计划、谋发展,实现了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提升在职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开设“微课堂”,提升学习能力。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板凳课堂”“楼道议事”等载体,结合居民实际需求聚焦理论宣讲、家庭教育、消防安全、传统文化等方面,开设居民普遍关注、喜闻乐见的“微课堂”。同时,结合“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创新“微课堂+节日活动”的形式,用接地气的宣讲方式架起理论与党员群众“零距离”的桥梁。今年以来,全镇共开展各类“微课堂”宣讲22余次,参与居民达700余人,有效提升党员群众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提供“微关爱”,让服务有温度。府城镇坚持深化区域共建,打造“党建+志愿服务”模式,联合“共建单位、党员、志愿者”等主体,通过资源共享、组织联动,开展走访慰问、关爱帮扶等聚民心的“微关爱”活动。同时,不断扩充服务群体,将关爱的服务对象由特殊群体拓宽到所有有需求的群体,将关爱的服务形式由对困难群众的物质帮扶拓宽到兼顾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联合卫生院开展上门义诊、义剪16次,为困难群体送防寒物品20余次,开展棋牌类文体活动12次,共计服务居民180余人,让服务更有“温度”。
推行“微议事”,自治添活力。以“书记项目”为抓手,指导社区打造完成“居民议事厅”“红色议事亭”,通过走访调查、线上征集、居民反映等方式,摸排社区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梳理并形成问题清单。按照“信息收集、归纳分类、处置反馈、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要求,由社区“两委”、网格员、居民代表、小区物业组成的“微议事”队伍定期现场“协调解决”。对能够现场解决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需要上级部门协调解决问题做好跟进。目前,结合社区“微议事”,已调解居民矛盾纠纷26起,督促小区物业开展专项整治行动8次,宣传政策4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