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大地回暖,皖东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在凤阳县黄湾乡广袤的田野上,浇水、喷药、施肥等劳作的身影随处可见,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
为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连日来,黄湾乡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分村分片调查小麦生长情况,研判生产形势。着重开展苗情、墒情、病虫调查,采取因苗管理、分类指导的方式,指导群众扎实做好春季小麦田间管理工作。
“你这个麦苗需要及时浇水、追肥,促进小麦分蘖,提高小麦成穗率,降低损失;在喷施叶面肥的同时注意防治小麦纹枯病,每亩可用25%戊唑醇10-15克进行防治……”“嗯嗯,今年小麦长势不错,我这就准备除草施肥,争取夏粮增产丰收。”近日,乡农技站站长赵之矿来到黄湾社区的麦地里“把脉问诊”,向种植户赵广伟提出麦田管理意见。
赵广伟承包约1000亩土地,因为农事多,精力有限,他选择把小麦春管交给当地一家农资经营部来进行。农资经营部负责机械、人力、物资调配,每亩收取5元钱管理费用。自走式植保打药机作业效率高,雾化效果好,省力省人工,一次喷过去喷幅是18米,一台机器一天能作业500-600亩,而且作业质量有保障,农户省心省力,实现了双方共赢。
在大新村、梨园村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小麦高产示范区,一片片绿色映入眼帘。“我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种植管理技术比较到位,目前小麦的播种出苗率很高,基本苗数充足,苗情较好。”看着眼前绿油油的小麦,种粮大户祁荣柱乐呵呵地说。
春节前后,受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黄湾乡农技站迅速宣传发动农户开展田间管理,一方面对低洼地块特别是稻茬小麦、油菜田块开沟排水,畅通内外沟系,防止田间积水,降低渍害影响;另一方面做好弱苗苗肥追施促长,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为小麦分蘖拔节打好基础。2024年全乡小麦种植面积约3.7万亩,苗情整体较好,苗齐、苗匀、苗壮,实现了壮苗越冬,其中一、二类苗占比到85%以上,比上年增加15个百分点。
近年来,黄湾乡采取签订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以“一村一品”为主导,坚持土地流转和“企业+农户”结合的路子,集中建设高标准农田,粮食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粮食安全保障有力。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农户实际需求开展个性化、差异化技术指导,让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现身说法’。同时,组织农技、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对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经营点的监管,确保不误农时保春管。”该乡农业分管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