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凤阳先锋网 > 美丽乡村

凤阳县黄湾乡: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和美乡村

阅读次数: 作者:葛晓军 信息来源:凤阳县黄湾乡 发布时间: 2024-01-04 17:47
[ 字体: ]

寒冬时节,走进凤阳县黄湾乡牛王村,一幅秀美乡村画卷映入眼帘,村庄道路两旁墙面上丰富生动的传统文化宣传画也让这幅画卷别有一番韵味,晚饭后,不时有村民来到文化广场上跳起了广场舞,呈现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牛王村只是黄湾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和美乡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黄湾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树新风抓示范引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促使乡村“颜值”实现大提升。

树新风抓示范引领。“大爷,你看我们村现在变得越来越漂亮,村庄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管护,我们正在增设垃圾分类设施,以后像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废油漆这类有害垃圾,投放时要保证器物完整,避免二次污染……”近日,牛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在村垃圾投放点开展“垃圾分类 绿色环保”志愿宣传活动,志愿者们一遍遍为大家讲解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相关知识。为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生活品质,建设和美乡村,该乡一方面利用横幅、电子屏、入户宣讲、文艺演出等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目的和意义,倡导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另一方面按照“以点带面、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结合“学雷锋活动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爱国卫生运动月”等活动,鼓励党员干部、新乡贤、文明家庭示范户等群体,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目前,已筹划组建志愿服务团队16个,注册志愿者1500余人,发动3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参与环境整治集中行动。同时,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各村(社区)选取熟悉村况、责任心强的党员群众担任监督员,注重日常监督记录,及时反馈人居环境建设成效。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村属于花园湖行蓄洪区,承担着淮河泄洪的任务。过去是三年一小涝,五年一大灾,饱受水患侵扰。每到淮河汛期,唯恐淮河‘发脾气’。2020年夏季,面对淮河凤阳段水位20.47米的历史新高,我们接到了紧急撤退转移命令,那场景至今令我心有余悸。不过,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了,现在新居上下两层还带有小院子,面积100多平方米,整洁舒适。”黄湾乡梨园村老党员说。黄湾乡紧抓淮干工程和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之机,围绕“搬得出、安得下、能发展”目标,采取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方式,按照移民建镇标准建设黄湾社区安置点,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建设老鹳和丁张安置点,安置搬迁群众1828户6041人,极大优化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安置点结合乡镇总体规划,形成了“一心一轴两片区”的乡域空间结构,安置点配套建设道路、绿化景观、电气、公厕、为民服务中心、中小学校、医院、超市、银行、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56项,建设安置房1450套,施工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整治,旨在民生福祉。黄湾乡将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淮干工程、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相结合,摸排汇总“清、拆、建、管”四本台账,实施广场绿化、污水处理厂、道路拓宽等项目建设,实现安置点卫生改厕、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全覆盖。同时,抓好保洁队伍和环卫设施建设,投资近7000万元,对所有安置小区和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卫生硬件设施进行完善,建立51人的保洁队伍,配备压缩垃圾车、洒水车,洗扫车,严格落实“五清一改”,持续实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专项整治。此外,结合文明城镇创建,建立健全建成区长效管护机制,发挥群众主体效应,组织辖区7个村(社区)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动垃圾分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美丽庭院”创建等工作,乡村实现干净整洁有序,“里子”“面子”双提升。

乡村美景入画来,幸福生活踏歌至。“下一步,我们将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民生福祉为目标,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弱项,打造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居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黄湾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