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走进凤阳县府城镇岗集村的田间地头,一片片平整的土地被绿油油的农作物苗覆盖。小麦、油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与蓝天、白云、绿树等交相辉映,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以前这里竟是一片撂荒地。
这片土地位于岗南组与台陈组交界处,一个月前还是撂荒地,杂草丛生,成了放羊地。村民汪大爷说,现在年轻人很多都在外地务工,村里缺乏劳动力,且土地多为坡地,人力耕种消耗大,致使大家放弃耕种,大片土地因此撂荒。
望着荒地变良田,重新种上农作物,岗集村党总支书记心里乐呵呵的,他说,今年以来,为遏制土地撂荒势头,提高土地利用率,让闲置土地“重获新生”,村党总支扎实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有效改善农村土地撂荒现状,高质量推进耕地恢复,让“荒田”回归“粮田”,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找准支部“发力点”,夯实责任“强保障”。村党总支创新方法,成立复耕复种整治专班,落实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具体责任、村党总支直接责任,制定整治方案,及时召开推进会,多次组织集中整治行动,保障复垦复种顺利推进。
争当治理“带头人”,摸排荒地“齐上阵”。分类施策,由村干部包片,村民组长摸排,查清撂荒地户主、地块面积、撂荒程度、空间位置、撂荒原因等基本情况,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做到撂荒地排查无遗漏、无死角、底数清、情况明,为复耕复种打牢基础。
落实管理“网格化”,撂荒复耕“强引擎”。村党总支充分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入户讲解等形式,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和相关政策30余次,着力提升群众思想政治水平,使耕地保护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组织村党员干部进行实地调研,与群众共同分析复耕存在的困难,征求耕地复耕意见,科学制定撂荒地治理方案。
在耕地整治期间,村党员干部还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联系旋耕机、挖掘机等,使撂荒地整治行动如火如荼进行。同时组织农技人员,对复垦土地进行合理规划,指导种植优质小麦、油菜等。
目前,该村已复垦土地850亩,其中动员党员农户自主复垦120亩;图斑恢复45亩,整治率100%;复种面积829亩,复种率达97.50%。耕地恢复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让“撂荒地”变成“致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