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凤阳先锋网 > 电教远教 > 工作动态

凤阳县:“三向发力”推动党员教育电视片制片工作出新出彩

阅读次数: 作者:吴薇 信息来源:凤阳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 2023-08-18 17:54
[ 字体: ]

近年来,凤阳县坚持把党员教育电视片制作作为加强新时代党员教育的重要抓手,以“镜头”聚焦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探索、认真谋划,精心制作了一批时代感浓、吸引力强、覆盖面广的电教片,凝聚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正能量。

坚持镜头“向前”,突出制片时代感。紧扣“与时代同步伐、与发展相适应、与县情相匹配”要求,聚焦主责主业,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作为首要制片任务,通过讲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一脉相承的精神源流,找准具有时代特征与内涵的党员群众、故事题材,深入挖掘人物及事件的闪光点,探寻故事的精神内核。围绕建党百年等重大活动、重要节点,深挖本土资源,先后拍摄推出《领航》《缅怀沈浩同志 重温入党誓词》《红手印的故事》等一批讲述“小岗精神”“沈浩精神”传承与发展的精品党员教育电视片和专题微党课,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结合当前数字经济趋势,将镜头对准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省市联合重点片《“新新”之火》系列微视频联合拍摄,大力宣传新就业新业态群体党员助力基层治理的先进事迹,引发共鸣、凝聚人心。

坚持镜头“向新”,增强制片吸引力。注重转变创作理念,创新展示方式,加大微视频、微动漫、微电影、Vlog等新媒体课件制作力度,改变以往平铺直叙的记录方式,转为谈经验、讲做法、聊感悟等多种叙事风格和艺术形式,坚持以巧妙的构思、朴素的语言和细致的手法把事情讲得更有意思,让电教片更具吸引力。在小岗村“当年农家”内利用“淮河大鼓”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拍摄《非遗为媒 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微视频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河大鼓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提升学用实效;拍摄Vlog短视频《张同学的一天》,以沉浸式第一视角展现选派干部履行工作职责、建强村级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日常;将弘扬凤阳传统文化和呼吁青年投身乡村建设并重,邀请少先队工作者、县青联委员改编《凤阳歌》,摄制《说凤YOUNG》音乐短片,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引导青少年坚定信仰、传承文化、勇于担当,受到党员群众一众好评。

坚持镜头“向下”,拓宽制片覆盖面。以基层党员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努力为基层提供具有本地特色、形式鲜活、务实管用、易学易用的党员电教片,注重发现和培养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集中展现他们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立党为公、一心为民的精神面貌,用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真正发挥电教片示范带动、典型教育作用。常态化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遴选“两优一先”代表,每年市县联合拍摄2部“党在我心中 红色之星”系列专题片进行集中展播,营造学有标杆、干有示范、做有榜样的浓厚氛围;突出“头雁”效应,选取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典型,拍摄《兵书记的家乡梦》《守护》《小巷总理》等典型事迹片,讲述他们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带领村(社区)“两委”班子团结奋斗的先进事迹;精心拍摄《轮椅上的植梦人》讲述乡镇中学教师在患有四肢肌肉萎缩症、行动困难的情况下,坚守三尺讲台、爱岗敬业感人故事,在全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中荣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