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凤阳县玄武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面落实市、县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辖区社会治理工作,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大观模式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基层平安建设。成立“一个工作专班”,严格贯彻落实每月一次的专题会议的制度。建立“一个信息库”,按照“属地管理、就近方便”的原则,了解掌握村居范围内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信息,并对村居所有党员进行登记,摸清村居党员“家底”,做好动态管理。编织“一张资源网”,充分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卫生室等场地资源。坚持联动共建,通过确定一个服务项目、参加一次村居活动等方式开展志愿服务。列出“一张服务清单”,聚焦安全环保、文明创建等方面,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建立服务清单,能当场解决的及时解决,对不能解决需要相关职能部门配合解决的,及时移交给相关部门并做好跟踪登记工作,确保居民反映的问题做到源头发现、登记建档、分流交办、结果反馈等闭环工作流程。组建“五老议事室”,玄武街道针对当前群众诉求多元化和因拆迁导致人员分散居住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五老议事室”,将“五老”以及村组组长、平安志愿者、致富带头人等充实进来,形成“村组干+致富能手”等“1+1>2”的模式,着力“抓小抓早”强化调解前置,加大矛盾源头治理,保障维护合法权益。
“人防+技防”,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玄武街道通过街道、村社区网格员联动治理模式,实现基层治理能力智能化。通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一起,统筹文明创建、森林防火、秸秆禁烧、矛盾化解等各项工作,形成“发现问题、交办任务、督促落实、反馈情况、结果公示”的闭环管理。辖区现有网格员103名,分布在53个网格中,由网格员将发现的问题汇总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再由当天带班领导审核后派发交办,构建动态的信息化管理机制,打造精细化治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四位一体”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发挥“一村一警”作用,提供坚实保障。根据辖区人口居住状况、村委会管理工作的难易程度等,将辖区划分为53个网格,按照权责明确、任务均衡、全面覆盖的原则,确定网格范围。村级网格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网格长,全面负责辖区网格工作。每个网格配备“五员”,由网格长、网格员、驻村民警、平安志愿者、五老人员等担任。门台派出所民警武家为在开展“一村一警”进网格工作中得知,大青郢社区小青郢片的杨某甲与杨某乙因琐事发生纠纷,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得知此情况后,武家为立即联系该社区网格员、综治专干等人一起上门向他们宣讲政策、宣讲法律。鉴于该二人系堂兄弟关系,经过大家的耐心调解劝导,他们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背离了道德和法律,表示今后一定会好好相处,给子女做出好的榜样!玄武街道还通过推行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全面实施“四议两公开”等社会治理模式,多方式将村级各项事务置于阳光下,推动村民自治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力争做好辖区的社会治理工作,确保辖区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