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府城镇全面启动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既提高了城市“颜值”,也让居民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实惠”。
打造特色巷道,居民住着舒心。走在府北社区永庆巷,整洁的道路,雪白的墙面,赏心悦目的墙体彩绘,高大的墙头,绿植掩映的萱草花在夏风中摇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邻里相望 志愿服务”“垃圾分好类 街道更美丽”“科学饮食 健康生活”……一幅幅彩色墙绘传达着文明向上的精神文化,无形中滋润着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像这样的墙绘,府城镇今年新增了100多幅,散布在背街小巷里。背街小巷升级改造后,不少市民拍手叫好。“现在的凤阳人,讲文明、讲卫生慢慢成了习惯,有时在街上看到一个纸片都会不由自主捡起来。墙面绘有公益墙,小巷子也越来越有文化的味道了!”家住永庆巷的李阿姨笑着说。如今,府城镇街巷已没有往日的陈旧,取而代之的是靓丽的环境,和人们在老街、旧屋下茶话闲聊、乘凉嬉笑的安逸。
家门口路面硬化,居民乐开花。小巷的变化,居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以后雨天出门再也不怕有积水了。”家住楼东社区头道巷的老党员、残疾退役老兵宋士云今年91岁了,看着家门口的变化感慨不已:“以前下雨天有积水、地面坑洼不平,出门生怕摔倒,现在政府改造了小巷,我们的心情也变好了。”“我经常要推老宋坐轮椅外出散心,社区干部唐凤还特意安排工人在拐弯处修了坡道,她想得可真周到啊!”提起楼东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唐凤,宋士云的爱人李秀芳高兴得合不拢嘴。头道街是历史悠久的小巷,形成于明朝,因从父道街自北而南排列的第一条巷道得名。由于年久失修,近年来巷道一直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积水遍地,给居民出行带来很大困扰。群众生活无小事。在今年的背街小巷改造提升过程中,头道巷及附近小胡同被府城镇党委、政府纳入了改造范围,哪怕只有1米宽的小胡同,也全部进行修整,方便了群众出行。
打造民心工程,增进民生福祉。“在改造背街小巷时,我们坚持从‘天上’到‘地下’、从‘面子’到‘里子’整体提升,把观赏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方便了市民生活。”镇长王勇介绍,2022年,全镇共投入700余万元,先后完成70条小巷改造,180条小巷修复,安装路灯170盏,浇筑混凝土22000余平方米,清淤下水道9000余米,更换盖板2600余块,线路整治3300余米。“我镇背街小巷改造工程主要集中在府东、府西、府北、楼东、楼南、楼西等6个社区,共涉及250余条,改造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提起改造项目,府城镇背街小巷改造项目负责人孙启钧如数家珍,“改造过程中,我们用‘绣花’功夫为小巷重整‘衣冠’,进行管网改造、路肩升级、行道补绿等民生福祉类‘大手术’,拆除违法建筑,修复美化墙面,清理卫生死角,对杂乱无章的管线和招牌进行规整,设置出入口标记,描绘公益彩绘墙,增加太阳能路灯和政策宣传栏,增设公共座椅和体育健身器材等,畅通居民回家‘最后一公里’。”此外,府城镇还按照“一街一主题、一巷一景观”,高标准建设打造示范点,短短几个月时间,辖区背街小巷“华丽变身”,改造项目也成为让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