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庙镇东陵村是第五届全国文明村。这里,道路村居整洁干净,乡村田畴绿意盎然,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文明新风韵味满溢,走进这里犹如走进了一幅文明、祥和、幸福的乡村画卷。
生态宜居,共建美丽家园。“过去咱们这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自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后,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设置了很多便民设施,卫生环境变好了,心情也更舒畅了”东陵村村民吴月月说。东陵村以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为契机,全面改善村内环境,实现水、电、路、讯全覆盖,编制《东陵村美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东陵村产业规划》,对基础设施、村庄路网、产业发展、旅游等进行科学规划,绘制出东陵村建设和发展美好蓝图。累计投入2800余万元,新建成道路7公里、污水管网3900米、雨水管网4100米,新增绿地5万平方米,改造强弱电杆线15000米,安装路灯340盏,新铺设自来水管道5800米,新建日处理能力200立方米污水处理站1座,整治沟渠塘坝9处。如今的东陵村基础设施完善,有着舒适的居住环境,自然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建设大有作为。东陵村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将人居环境整治写入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实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月一评比,让人人都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建设中来。
培树榜样,涵育文明乡风。“颜值”有了,“内涵”也要有。东陵村通过落实“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让大伙共同立约、传约、践约,引导全体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为奖善行义举,引领村民崇德向善。东陵村每年都会开展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近年来,东陵村有多人登上了“好人榜”,其中凤阳好人2人、滁州好人、安徽好人、中国好人各1人。村内每年评选出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各3名,十星级文明户2户,县级美丽庭院5户。东陵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紧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群众家门口开设“文明实践大讲堂”,开展党员干部讲理论、骨干人员讲政策、平安队伍讲法律、专技人员讲科技、医护专家讲健康、先进典型讲故事、普通群众讲变化的“七讲”活动。用大讲堂的形式真正地让广大群众“入心入脑”、“融会贯通”,激励他们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如今,乡风文明的“种子”在村民的心中发了芽。东陵村的砖墙上绘满了家风家训、美德故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习,文明之花在这里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志愿服务,迸发文明火花。环境美了,乡风文明了,村民的文化需求也日益旺盛。“我们村每年年初都会根据村民需求制定志愿服务计划,定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东陵村党总支书记高国连介绍道。村里的老人一有空,就会前往村里的互助式养老活动中心。走进互助式养老活动中心,日托室、棋牌室、文化活动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在这里,大家可以聊聊家常,阅读书籍,还能练习书法。每逢传统节日和国际节日,互助式养老活动中心还会举办各种与节日主题相符合的志愿服务活动。再往前走,就是东陵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里设立了科普活动室、市民教育室、未成年人活动室等活动场所,均向村民免费开放。据了解,东陵村组建了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并建立常态化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其中,东陵村“关爱银龄 幸福夕阳”志愿服务项目,围绕“关爱老人,爱心接力”的宗旨,营造了尊老、爱老良好的氛围。截至目前,项目已招募志愿者40余人,志愿者定期对东陵村内困难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进行走访、慰问,陪伴。在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期间,志愿者会给老人送去慰问品、节日礼物,还会为老人打扫房间、洗头理发、捶背按摩、表演节目。该项志愿服务项目已开展3年,累计受益群众1200余人次获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今天的东陵村,风景如画、村容整洁、设施齐全,村民崇尚礼仪,安居乐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对未来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充满信心。今后,东陵村将进一步巩固文明创建成果,聚力乡村振兴,通过更多有效措施,持续增强群众的文化素养,濡染文明乡风,播撒良善种子,提升全国文明村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