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兵,男,1964年12月生,板桥镇孝老爱亲好人,凤阳县板桥镇濠光村居民。今年57岁的张祥兵在凤阳县板桥镇濠光村从事村委会公益岗位,12年来,他一直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用无微不至的呵护,诠释着“丈夫”二字的内涵,12年来历尽艰辛,不离不弃,在当地传为佳话。
张祥兵与妻子毛长红结婚二十多年,夫妻二人一直相敬如宾,家庭和睦。婚后他们有了两个儿女,夫妻两人勤劳善良,日子虽说不上富裕,但很是甜蜜。2010年夏天,外出合肥务工的大女儿婚后怀孕了,作为父母的张祥兵夫妇不放心,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去看望女儿,还特地从凤阳老家带了些女儿爱吃的土特产。准备就绪后,张祥兵妻子毛长红坐上长途汽前往合肥,张祥兵留在家中照顾小儿子上学。毛长红出发后意外突至,因高血压脑梗塞引发脑出血,毛长红不幸昏迷在车上。后经抢救治疗,生命虽然是保住了,但是脑部出血严重,至今还行动不便,无法言语,生活仍然无法自理。出院后,张祥兵把妻子接回了家中。面对医生的“判决”, 张祥兵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不抛弃、不放弃”。
在得知妻子毛长红紧急住院的消息后,张祥兵立刻乘坐的长途大巴车来到合肥。他每天都在医院,寸步不离地陪护着妻子,累了就在床边趴着休息一会儿。与身体上的疲惫相比,经济上的压力也如影随形,为妻子治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面对治疗结果,他仍然不愿意放弃,出院后他依旧四处奔走寻医,期待可以治愈妻子,但终究张祥兵还是接受了现实。那年夏天,小儿子刚刚高考完,考上了安徽理工大学,短暂的喜悦也因突发的厄运一扫而空。儿子上大学的钱从哪里来,去外地生活费又怎么办,全家的担子全部砸在了张祥兵的肩膀上。日子过得如此艰难,他常常一个人躲到角落默默地擦拭着泪水,但他很清楚,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面对这些,张祥兵选择了坚持,他说:“二十多年的相濡以沫,我舍不下她,只要有她在,孩子就有妈妈,我就有媳妇,我们这个家庭就不会垮。”
此后,他挑起照顾一家老小的重担,还想尽一切办法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也因为如此,他只能就近在村里申请了一个公益性岗位。他变成了妻子的贴身保姆、按摩师、营养师、医生。他买来核桃仁、鸡蛋、肉食、牛奶等各种食物,变着法增加营养,每天做好饭后一勺一勺喂给妻子吃。张祥兵还坚持每天为妻子换洗贴身衣物、擦洗身子,每次大小便之后都会及时清洗。有时妻子晚上还会闹腾不睡觉,他不顾疲惫地哄着她,十几年来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坚守着对妻子的这份责任和担当,张祥兵用12年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朴素真挚的爱情观,诠释了人性之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