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凤阳先锋网 > 美丽乡村

凤阳县黄湾乡:深化宅基地改革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阅读次数: 作者:葛晓军 信息来源:凤阳县黄湾乡 发布时间: 2021-08-23 11:45
[ 字体: ]


近年来,凤阳县黄湾乡结合淮干工程和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紧抓政策机遇,主动探索农村宅基制度改革,致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产业发展空间,优化乡村治理,为乡村振兴打好“地基”。 

尊重民意,分类处置。该乡把握以人为本、善待移民原则,坚持“乡指导、村为主、理事会牵头”理念,在全乡7个村(社区)分别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文书、两委成员及村民代表组成的宅基地改革领导小组,每村(社区)成立了由熟悉情况、有威望、有组织能力的“五老”人员组成的理事会。理事会全程参与信息调查、安置房规划建设、协议签订、抽签选 房、搬迁入住、老房拆除工作。同时,宅改办充分利用流动宣传车、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开展政策宣传,让群众了解宅基制度改革的意义,引导群众主动参与;针对“一户多宅”、面积超标、权属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采取异地置换、有偿退出、多方调解、确权登记等方法给予妥善解决。截至目前,已完成确权登记4293宗,通过异地置换解决面积超标720户、面积316.8亩;自愿有偿退出429户、面积145.9亩。 

多规合一,依法监管。该乡以法律规定为框架,坚守宅基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结合乡镇实际,编制了《黄湾乡总体规划(2013—2030)》、《淮河行蓄洪区移民迁建安置规划区控规》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在产业发展、水电路气基础设施、绿地生态系统、公共服务、综合防灾等方面实现多规合一。同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新增宅基地审批流程,选聘村级宅基地协管员,实行周巡查、周报告,网格化管理制度,加大对乡村主干道两侧新建房屋巡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目标,通过叠加移民建镇、乡村治理、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政策,积极探索出“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移民建镇”新路径,开创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移民建镇建设与水利工程建设“三融合”的新局面。通过拆除已搬迁的村庄、清理地上建筑物,将土地还原为“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绿则绿”,推动了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截至目前,已签订有偿退出分散协议853户,发放资金1129万元,退出宅基地、空闲地600余亩;签订宅基地异地置换协议1305户,已安置617户,减少安置土地2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