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凤阳先锋网 > 美丽乡村

凤阳县黄湾乡:聚焦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阅读次数: 作者:葛晓军 信息来源:凤阳县黄湾乡 发布时间: 2021-08-16 12:07
[ 字体: ]

近年来,凤阳县黄湾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引导各村(社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时下,走进安徽省凤阳县黄湾乡大新村非洲菊基地,大棚里五颜六色的非洲菊竞相盛放,红的、黄的、粉的像一个个小太阳。

“非洲菊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花色鲜艳,花店使用量大。基地目前主要通过订单销售模式把花卖到合肥、南京、上海等地,每次采摘大约可以卖出去一千多把花。一亩地可以种植4500株非洲菊,每株花期可采花40多朵,一亩地大棚年收入大概2万元左右,市场效益较好。”基地负责人陈艳艳说。

“黄湾乡境内拥有淮河、花园湖水系,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非常适合大棚花卉种植。再加上靠近宁洛高速,交通便利,方便花卉运输,“引进非洲菊种植,一方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基地务工、流转土地,也使农户得到了资产收益分红,一举两得。”该乡乡村振兴工作站负责人耿阳说道。

据悉,该基地于2019年建成,以合作社形式经营,流转土地120亩,建设大棚82个,共投入扶贫资金163.8万元,2019当年收益13万元,其中9万元用于资产收益分红,4个村193户贫困户直接收益,同时还吸纳周边40多户农户在基地就业务工,每人每年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

非洲菊产业,只是该乡发展诸多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乡结合地处沿淮低洼地带多临水、多沙质土地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各村产业发展重点,通过制定特色种养殖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产业类型、产值规模、补助标准。以“一村一品”为主导,坚持土地流转,通过集中建设农业观光区和光伏发电区,利用花园湖发展生态旅游和农家乐(渔家乐)餐饮,抓好非洲菊、花生种植、黑豆种植、稻虾联作、野生芡实特色农业。2020年,全乡实现粮食种植面积6.35万亩,总产量达2.36万吨,流转土地4000余亩,水稻、芡实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700亩,“稻虾共养”面积达600余亩,非洲菊、蔬菜瓜果等一批特色产业发展良好,群众增产增收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