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凤阳先锋网 > 先锋动态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凤阳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阅读次数: 作者: 韩延龙 胡望 发布时间: 2019-12-17 08:44
[ 字体: ]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今年,凤阳县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如何把凤阳建设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县区,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全心全意为企业做好服务,切实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实,以优质服务推动项目落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前三季度,凤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1亿元,增长9.3%,居全市第二位;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居全市第1位。1-10月份全县新签约项目50个、新开工项目42个、新投产项目15个,到位资金100.2亿元;新签约项目转化率62%,总投资52.5亿元的福莱特二期项目顺利落户凤阳,投资50亿元的硅谷智能项目年产1亿㎡特种光电玻璃一期项目近日竣工投产。

  下狠劲把制约企业发展问题办实

  今年6月份,由于矿山整治、环境保护等因素造成多家企业玻璃石英砂原料供应紧张,企业向政府反映库存不足,提出帮助解决企业困难。凤阳县相关部门立即对以石英砂为原料的企业进行调研,梳理统计出全县共有12家企业存在石英砂原料短缺问题,由县政府组织召开矿山企业石英矿石定向供应协调会,组织玻璃企业和矿山企业及石英砂加工企业面对面对接,现场达成玻璃石英矿石供应约10万吨石英砂原料。

  秉承县委县政府要求的马上有应、马上就到、马上就办的“三马精神”,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把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解决好、“瓶颈”破解好,创造了首次接洽到正式签约37天的“亚玛顿速度”,创造了施工到投产15个月的“福莱特速度”。

  聚焦 “堵点”和“痛点”,全力解决共性“难点”。解决问题前提是找到问题、找准问题。该县投资促进及企业帮扶部门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现场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活动,一方面聚焦政策落地的“堵点”,广泛收集政策落实的问题;另一方面,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摸清搞透企业经营的突出问题,先后多次向县委、县政府提交调研报告,为解决企业“难点”,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提交《关于我县部分工业企业办理房产登记情况的调研报告》,及时为全县工业企业办理不动产权证164本,建筑面积39.16万平方米;通过提交《关于凤阳县2018-2019年冬季天然气供需形势预判和民营企业保供措施的报告》,决定拿出1500万元救助资金,专项补助天然气价格上涨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

  紧盯重点领域和项目,精准施策专项问题。为解决重点领域、大企业和大项目存在的问题,除了组建了“凤阳企业微信群”、“凤阳帮扶微信群”等微信群,针对个性问题专门组建了“凤阳清欠工作群”、“凤阳硅谷智能项目帮办群”“福莱特三期项目帮办群”及“福莱特二期线路工程调度群”等,只要企业有问题直接群里发声,县主要领导群内指挥,涉及部门、园区立即回应,马上办理解决。自今年1月初开展清欠工作以来,该县共清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5项,涉及资金475万元,清欠率达到100%。

  硬措施让企业尽享政策红利

  营商环境的“软实力”,需要“硬措施”托底。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正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硬举措”。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形成政策“洼地”,实现招大引强目标,近年来,该县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执行的满意度,切实做到“快兑现”,县投资促进等部门联合审核,兑现五大类惠企政策奖励资金6032万元,惠及企业131家,并在全县制造业发展大会现场颁发了“发展贡献奖”、“创新发展奖”、“新上规模企业奖”、“新上市企业奖”、“纳税跨台阶奖”、“全省百强民营企业奖”和“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奖”等七个批次奖项。2018年兑现惠企政策兑现和招商引资奖励资金合计约3.28亿元,惠及全县企业114家。

  针对企业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需求,搭建对接平台,促进各类要素精准对接,集中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地等要素制约问题。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大力推进新型“政银担”模式,扩大以税保贷、以贷养税的“税融通”、以贷续贷无缝对接的“续贷过桥资金”等覆盖范围,2018年全年政策性贷款发放资金9.4亿元,惠及551户;多措并举运用鼓励兼并重组、清理闲置土地、鼓励建设多层厂房和实行亩均税收供地机制等方式,为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印发凤阳县城镇土地使用税奖励政策》、《关于调整全县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级划分范围及年税额标准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近两年为企业减少土地成本近亿元;为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连续多年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的企业帮招活动,在毕业季组织大专院校就业招聘会活动,帮助企业招揽优秀人才。

  该县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今年7月出台了《凤阳县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从扶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等8个方面37条具体措施支持民企发展;截至9月末,完成新型政银担试点合作业务283户56332万元,税融通贷款累计发放43户13050万元,续贷过桥资金累计发放20户7826万元。

  主动服务让政策落地更有温度

  凤阳爱尔思轻合金精密成型有限公司位于凤阳经济开发区,主要开展轻合金及有色金属的精密成型制品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研究方向是国内轻合金精密成型领域的尖端制造,是凤阳唯一拥有院士工作站的企业。该县投资促进局、企业帮扶部门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到爱尔思公司是科技先导型企业,市场接受度和产业开发周期较长,目前企业面临税负重、融资成本高等方面的压力。为了进一步帮扶高端制造企业、重点培育新材料产业发展,凤阳县对该企业实施新项目奖补土地使用税和银行贷款利息差额经信奖补,通过对接需求送思想、送政策、送项目、送要素,为企业拨开了云雾,推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送思想——凤阳县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工程,积极为企业送思想,通过大规模、高质量、多层次的开展企业人才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层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使企业家实现从粗放型发展到集约型经营、从家族管理到现代公司治理、从凤阳制造到凤阳创造“三大转变”。 今年以来累计开展46次各类专题培训,培训人次达19676人次。

  送政策——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凤阳县“税融通”业务实施方案》《凤阳县鼓励投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循环经济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等15项优惠政策,包括融资、上市、人才、税收、科技、项目等多个方面,涵盖了工业、商业、物流业、外贸企业、水路集装箱运输以及循环经济产业、石英砂产业等多领域。同时,该县创新工作方式宣讲惠企政策,将集中宣讲和专题宣讲有机结合,在保证政策宣讲全覆盖的同时确保企业应享尽享。

  送项目——通过开展产学研用专项对接活动,帮助企业引进创新型项目、建立战略合作联盟、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目前凤阳有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博士后工作站,凤阳天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更是成立了凤阳首个院士工作站,为增强企业发展新动能蓄力。

  送要素——针对企业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需求,搭建对接平台,促进各类要素精准对接,集中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地等要素制约问题。今年 11月20日,凤阳举行淮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开工仪式,此次开工的淮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总投资约25.8亿元,主要建设凤阳经济开发区、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凤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庙石英砂集中区四个园区的市政道路、水系整治、标准化厂房、安置房、商业配套等基础设施工程,包括新建总长22公里的17条市政道路、综合治理总长约14公里的4条水系、建设24.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46.6万平方米安置房等,将极大改善园区基础设施水平和居民生活环境。

  该县通过研究出台具体办法,着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全面开展“进企业门、解企业困、帮企业忙、促企业进”行动,合理用好惠企优惠政策,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让企业“顺心”;积极帮助企业融化市场的冰山、跨越转型的火山,助力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动,促动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让企业“舒心”,为实现“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四最”营商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凤阳县融媒体中心  韩延龙  胡望)